手机版 客户端

拜登对华大幅加征关税 专家解析中共反弹

2024-5-15| 发布者:fzrjdsk

摘要:美国政府周二(14日)宣布对中共战略性出口产品调高关税,其中电动车税率提高四倍;中共强烈反弹。专家认为,中国廉价倾销及不公平交易令美欧忧虑,而产能过剩源于中国经济体制长期“供需错配”,中共依赖倾销很难真 ...

美国政府周二(14日)宣布对中共战略性出口产品调高关税,其中电动车税率提高四倍;中共强烈反弹。专家认为,中国廉价倾销及不公平交易令美欧忧虑,而产能过剩源于中国经济体制长期“供需错配”,中共依赖倾销很难真正有效提振经济。

拜登对华大幅加征关税 中共强烈反弹
路透社周二(14日)报导, 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对包括电动车、电脑晶片和医疗产品在内的一系列中国进口产品大幅提高关税,其中将电动车关税提高四倍,达到 100% 以上。

白宫指出,中国的不公平做法让廉价商品充斥全球市场,对美国经济安全构成了“不可接受的风险”。

白宫表示,新措施影响了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包括钢铁和铝、半导体、电池、关键矿物、太阳能电池和起重机等。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告诉路透社,预计生效日期将在约90天内。

白宫在声明中还说,上述行动旨在促使北京“消除有关技术转移、智慧财产和创新方面的不公平贸易行径”。

川普担任总统期间曾对价值约3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拜登政府今天是依据贸易法(U.S. Trade Act)第301条款采取行动。

除了电动车与半导体,华府针对若干钢、铝产品,以及针对锂离子电动车电池、电池零组件的关税,也增至原来的3倍左右。

针对天然石墨与若干关键矿物的关税税率,将从0%上调至25%;针对太阳能电池的关税税率将从25%上调至50%。

这是拜登政府为防止中共倾销削弱美国企业产能并威胁美国制造业就业而采取的最新举措。

周一,美国财长耶伦在一个活动中对媒体表示,美国针对中国产能过剩采取的任何行动都应该是有针对性的,而不是广泛的。

“我们确实认为竞争环境应该公平,而中国(中共)却从事巨额补贴等不公平行为。”耶伦说,“特别关注清洁能源、半导体以及中国(中共)通过其政策大力鼓励投资从而导致产能过剩的领域”,并期望中国(中共)不会做出重大反应。

中共强烈反弹。中共商务部周二表示,中方坚决反对并严正交涉。央视批此举“将严重影响美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对消费者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这个消息上周已经传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周一宣称,美国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能过剩和所谓国家安全担忧夸大,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共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也在X上发文,指耶伦言论蕴含的美方“双标”。

中共党煤《人民日报》更是刊文,称近期美国极力渲染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调,是扶持本土产业发展,也是为了服务美国国内政治需要,把矛盾向外转移。

不只是美国,欧盟也极为关注中国产能过剩问题。欧盟主席冯德莱恩上周在柏林表示,中国廉价电动车充斥市场,必须阻止。她敦促中共当局解决“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 。不过,当时正在欧洲访问的习近平否认中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目前中国产能过剩及电动车倾销已成为中共和欧美贸易博弈的焦点。

“新三样”廉价倾销 不公平竞争 美欧忧虑
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202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4,270亿美元的商品,向中国出口了1,480亿美元的商品,这项贸易逆差已经持续了数十年,并成为华盛顿越来越敏感的话题。

白宫国家经济顾问莱尔·布雷纳德表示:“尽管中国产能过剩,并且因不公平做法而导致低价出口商品涌入全球市场,但中国仍在继续投资,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代价来推动自身经济成长。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13日对记者分析,中共是想将电池、电动车等作为一个新的突破口。过去中国传统的电器、家具及服装方面,已经是出口全球的一个垄断地位。

美国一直警告中共以电动汽车、锂电池以及太阳能光板为代表的“新三样”正在廉价倾销世界,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 在比利时、德国的一些港口,成千上万辆中国电动车积压数月,等待欧洲顾客。

欧洲一些媒体已经在呼吁,“当心中国工业海啸!”《 日经亚洲》此前报导,2022年全球的电动车总产量中有60%来自中国。

黄大卫说,“欧美非常担心这种巨额的贸易顺差,会导致他们国内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增加,失业率增加,尤其是今年中国的出口产品已经对传统的汽车制造大国,欧洲、美国、日本形成的压力非常之巨大,这是客观原因。”

台湾总体经济学者吴嘉隆也对大纪元分析,中共首先要证明是不是公平竞争,“所以中国企业包括技术取得,银行贷款取得,政府财税优惠,这些补贴,你首先要能够符合公平、自由贸易的规则。”

“否则,你的价格便宜,当然会冲击到别人。”他说,“用便宜的产品去对外倾销,会引来贸易摩擦,然后保护主义抬头,引来贸易战升级,到最后,自己会遭遇这些困难的。”

欧盟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品牌在欧洲电动车销售中的占比为7.9%,而在2019年,这个比例还只有0.4%。分析预测,中国车企占有的欧洲市场份额在2027年将达到20%。

中国电动车价格低廉是主因。伦敦汽车行业数据公司JATO Dynamics报告,中国电动车品牌在欧洲的价格平均低于欧洲品牌24%。

不过,欧美国家也存在出口补贴,但是,黄大卫说,“相对于中共补贴的深度、广度,还有比例,中国要夸张的多,所以这是两个产业政策方面的正面对冲,应该说是欧美针对中共在制造业方面进一步垄断跟加强的一个措施。”

中国产能过剩怎么来的 中共为何不承认
中国究竟存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就汽车业,江苏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4月底曾发布报告,中国前20家乘用车企业产能合计约3500万辆,占总量约7成,平均产能利用率却只有47.5%。

产能利用率在80%到85%之间被认为是比较健康和可持续的水准,而高于60%能保证企业能基本正常运转,当产能利用率低于60%时,就意味着“严重的产能过剩”。

对于这种情况,黄大卫分析,“第一,它是由于经济体制造成,因为只要出口过了海关,它就作为一个出口产值,对地方政府和企业来说,就完成政治资本的一个累积跟生成,所以它有时并不在乎产品是否赚钱,因为可以从国家得到补助。”

第二方面,“它现在很多出口其实是利用了一种自买自卖,就是在欧洲成立相应公司,然后就下订单把产品出口到欧洲去,但是在欧洲公司其实卖得非常之慢,非常之差。”

黄大卫说,当然中共不承认产能过剩是因为,“它觉得出口出去,那边就是作为一个承租,或者称囤资,而从中国海关数据来说,它已经是顺利出口顺利销售出去了,所以不存在产能过剩,这是站在不同立场去表述。”

中国体制问题:供需错配 产能过剩难免
中国自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吴嘉隆认为,长期以来都有一个根本问题,“就是经济结构出现错配,英文叫做mismatch,就是生产结构跟需求结构没有配合好,什么意思呢,就是中企有能力生产的东西,比如从早先的衣服鞋子到现在的一些家电或家具,或者消费电子产品等。一定会生产过头,然后产能过剩。”

“但是中国自己的某些需求,做不出来就要进口。这个反映的就是经济结构的错配,生产结构跟需求结构出现落差。”

吴嘉隆指出,中国经济一直要依靠全球化来盘活,让自己的经济资源能够有最大的经济效益,一旦中国如果搞闭关锁国,还是内卷的话,所谓去全球化,那就出问题了。

他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一直是要修正经济结构的偏差、错配,让生产结构跟需求结构越来越靠近,越来越一致,大部分的生产能够被本国国内需求来消化,这是最好的状态。

他说,经济结构的错配,已经冲击到别人的产业跟就业机会,所以这是根本问题,这跟美国有没有大选没有关系。

靠倾销海外 专家:很难真正有效提振经济
美国一直希望中共能够采取措施解决内需低迷,通过提升本国消费来振兴经济。虽然这正好是符合中共宣传的“内循环为主”,但现在习近平坚持新三样倾销海外。

黄大卫认为,美国说要中国解决内需问题,从目前中国经济实质来看,这比较困难,因为中共并不希望沿着提高福利减低税收、增加社会保障这条路走,而认为这是违背了社会达尔文主义。

他说,所以北京的做法在实质上很难去真正有效提振经济,要发展经济的话还是要回到原来的路上,就是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老三样能够垄断世界出口,现在希望提振新三样,其实新三样的交易价格跟附加值相对比较高,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黄大卫解释,因为像汽车,目前世界能通行的很多大型汽车都是百年老店,经过几十年打磨历练筛选下来的,“而现在所谓的新能源,这种电动车技术含量比较低,就几个洗衣机电风扇的涡轮加个电池就搞定。而欧美没有技术优势。”

他说,只是在目前全球对电动车的安全测试跟要求的制定标准还没完善而已,未来在碰撞测试跟安全测试方面不断提高情况下,这种靠电冰箱、洗衣机,还有沙发能做成的玩具级别的新能源汽车,很难真正起到垄断市场的作用。

“现在说实话,中共是希望能够在目前还没制定好安全规矩之前,靠着庞大产能、举国体制这种政治优势,能够尽快的去垄断市场,打开市场。”

“但是汽车都是欧美国家的百年老店,都是他们自主性工业产业之一,所以我觉得这个困难还是比较大。”

鲜花

雷人

握手

路过

点赞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