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版海伦‧凯勒 残障女子包锦蓉翻转人生
“母亲节是很特别的日子,每年的母亲节,美国华裔妇女商会,都会招待我们的妈妈吃大餐,给妈妈包红包⋯⋯”美国华裔妇女商会4月19日在纽约侨教中心宣布将于5月9日举办第六届“非常模范母亲及敬老联欢会”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位曾被医生判定为这辈子“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的残障女,用非常清晰、标准的普通话,并且声情并茂地说出上面的句子,全场为之掌声雷动。
她就是被誉为“台裔海伦.凯勒”的包锦蓉。她在出生时,她妈妈难产,她因为缺氧,造成了“极重度脑瘫”。她的妈妈朱若愚说,在包锦蓉8个月大的时候,她的父母发现她还不能翻身、只能躺着,医生诊断为“极重度脑瘫”,判定她这辈子都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但是她后来的表现,不仅推翻了医生的结论,而且她所取得的成就还超越了正常人——她不仅语言表达基本流利,而且还出版了三本书籍、画册,上了纽约市立大学王后社区学院美术系,擅长油画写生;她曾在台北中正纪念堂怀恩艺廊举办个人画展(2005),获得中华民国第22届十大杰出女青年奖(2013)、纽约特殊奥运最佳成就游泳选手金牌奖(2010)。
在新闻发布会上,包锦蓉用清晰的语句感谢主办方:“谢谢他们为我们准备这么棒的礼物,让妈妈开心,他们付出的爱心,让她们很温暖,让我们展现不同的才华,她们的掌声是我们最大的鼓励,我们的妈妈在这一天充满欢乐,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华人社团也能关心残障家庭,让我们走在路上不再感受到奇怪的眼光,而是被尊重。”她的发言,让在场的所有人包括其他残障人士的父母啧啧赞叹。
包锦蓉的妈妈朱若愚接过孩子的话说:“她讲出了我们的心声。我们的孩子从小不会讲话、不会走路,为什么她(现在)说话说得这么清楚,我觉得就是很多的社团,给他们(残障儿)掌声,给他们舞台。”
为什么一个残障孩有了翻转的人生?朱若愚接受采访说,虽然医生给女儿下了当时对于父母有如晴天霹雳的结论,但她不信这个邪,“我到图书馆去翻书,第一个就想到海伦‧凯勒的故事,就去看海伦‧凯勒为什么不会说话,我就照海伦‧凯勒的老师的做法,怎么带着她、用手去摸水,让她有感觉,然后她嘴巴会讲出‘水’,实体与感觉给她加强⋯⋯,海伦‧凯勒的故事带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朱若愚还说,包锦蓉小时候斗鸡眼、流口水,本来是在医院做物理治疗的,但效果不明显,后来用的是“艺术治疗”,有了明显效果,“用艺术治疗后,她的专注力集中了,眼、手协调得比较好了。”包锦蓉学画画、钢琴、跳舞,对她身体的发展有很大帮助,而且她的画作举办展览,获得掌声,给予她很大的信心和鼓励。
“在培养说话上,我们也是从小训练她,用朗读的方法。”朱若愚说,虽然在医院做了语言治疗,但包锦蓉说出来的词也很含糊,但采用“朗读方法”——带有强烈语气去朗读的方法后,包锦蓉在7岁的时候,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能够说话了,而且表达一天天地改进。
朱若愚介绍了这种“朗读”的具体做法:“拿一首诗让她有感觉,慢慢地朗读,让她有一个情绪在里面,她就能说出来那个感觉,不像医院训练时那么枯燥⋯⋯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朗读,找一首短的诗词,让她可以非常慢地感觉到,而且要有表情、动作,示范带着她,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她的舌头,需要有很强烈的语气,这样她就会把字说得很清楚。”
对于家中有残障儿,家长应有什么态度和做法,朱若愚给出建议:
一是早期疗愈非常重要,“一定要早期疗愈,有些家长觉得孩子慢慢长大就会了,其实是不可能的。”
二是残障福利一定要想办法去争取。
三是父母在心态上,要乐观地去面对,懂得与别人分享,“你分享越多,你会得到的越多,因为你在分享的过程中,其实别人也会分享他的故事,你觉得你帮了他,其实可能是他帮了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