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华文作协前会长出新书 剖析媒体兴亡
纽约华文作家协会3日在纽约华侨文教中心举办前会长赵俊迈的新书发布会。赵俊迈最近出版了二合一巨著《喧嚣中的寂静》/《无负今日》。《喧嚣中的寂静》是他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论文,研究并解密当年处于冉冉上升期时却突然在一夜间停刊的《美洲中国时报》的兴亡。
赵俊迈曾任报社记者、专栏作家、采访主任、副总编辑,他在2015年64岁时,重做学生读博士。
时任国民党中常委的余纪忠受蒋经国关于在海外办报之嘱,创办“美洲中国时报”,于1982年9月1日创刊。赵俊迈认为,这是一份“新型态”的移民报纸,它开创了多个第一:北美地区第一份每天清晨出刊的华文“日报”,也是第一份彩色印刷、第一份电脑制版的华文报纸、全美第一份在地铁站零售的华文报纸⋯⋯该报曾一度洛阳纸贵,发行、广告增长较快;但该报却在1984年11月11日突然停刊,“像彗星般”,生命只有两年零两个月时间。其短暂的生命背后,却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不过一直没被学术界挖掘。
赵俊迈启动对“美洲中时”兴亡的研究,而他一开始难以在图书馆找到当年的报纸,但他说,自己以傅斯年先生做学问时“上穷碧落下黄泉”(白居易诗句)的精神锲而不舍,终于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找到了档案报纸。
除了收集详实的史料、对繁杂的背景资料进行梳理之外,赵俊迈还采访了多位重要的亲历者来口述历史,包括当年的总编辑周天瑞、总经理赵怡、采访主任胡鸿仁、编译主任黄肇松、业务部经理张静涛等人,取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美洲中时”是突然停刊的,毫无预警,连当时的总编辑周天瑞都浑然不知。周天瑞在口述史中讲,在报纸送印前,他是看过每一个版面,签了字才降版下到印刷厂的,但第二天的报纸头版却被换掉了,变成了“敬告读者”的停刊启事。赵俊迈在新书介绍中播放了他采集口述历史的录像——周天瑞说:“这个换版,当然是余先生作为老板直接下的指令,直接通到工厂的厂长拿掉的,瞒着总编辑干的。可以看到,当时作为中国时报负责人的余纪忠先生,对关停中国时报这件事情,做的是何等隐密,何等滴水不漏。”
为何“美洲中时”董事长余纪忠如此决断呢?
赵俊迈在书中分析有三大原因:一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报导,该报以头版头条位置大篇幅报导中国大陆选手夺金牌的成绩,在台湾背景的报纸中首次出现“中国大陆”字眼,被认为超出尺度;二是该报发了一篇批评美国总统里根的社论,被指会破坏台美关系,为此该报还被迫撤换了总编辑和总主笔;三是1984年10月15日的江南案,标题指案情非财杀非情杀,影射为政治谋杀。在这种情况下,“美洲中时”被国民党党内口诛笔伐,余纪忠面临巨大压力,并担心一再出事会拖累在台湾的“中国时报”,故以“壮士断腕”之心宣布该报停刊。
赵俊迈在做过介绍后,与华文作协会员互动,移民美国53年的前纽约市规划局首席城市规划师郑向元表示,“美洲中时”当年创办时,他已来美十几年,经常在社区服务,与总编辑周天瑞是好朋友,他迄今还保留着一份美洲中时的报纸,对于当时该报突然关掉,令人感到莫名,听完赵俊迈介绍后,终于知道到了原因。
《喧嚣中的寂静》采访的口述史料,是关于“美洲中时”兴亡研究上的首次挖掘和披露,参加新书发布会的资深媒体人魏碧洲认为,该书对“美洲中时”的研究是最为系统的,口述历史是该书的一大特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