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文革”时期的红色样板戏,将成为中共百年党庆宣传的重要节目。有学者指出,依靠暴力起家的中共再次推出红剧系列,其意图是宣扬民族仇恨。《白毛女》被揭是根据中共政治需要杜撰出来,欺骗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党庆节目选《白毛女》原因 中共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称,为了党庆,文艺演出节目涵盖100部不同门类、不同题材的舞剧歌剧,其中复排了《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样板戏”。 对于今年红色舞剧再次登台,江苏常州时事评论人士张建平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我们小时候能看到的这些电影、戏剧,大概也就是《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奇袭白虎团》等,过去我们也会被煽动出民族情绪来,当然现在我们感觉到很恐怖,这是宣扬仇恨的东西”。 张建平认为,这种仇恨宣传、仇恨教育的沉渣泛滥主要还是中美关系造成的因素。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中共当局借此推出红色舞剧是为了增加民众对中共的凝聚力,但宣扬民族仇恨这种方式是非常危险的。 江苏扬州网民凌真宝表示,中共是开足马力宣扬其“伟光正”,“向世人证明自己才是红色江山的正统,共产党的暴力革命、阶级斗争等永远都不会忘记。” 《白毛女》创作过程被披露 《白毛女》被指是中共利用文艺宣传巩固暴力统治的典型,中共“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谎言欺骗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据中共党史资料,中共在抗战期间的“土改”并不顺利,“斗争大会”常常开不起来。为了消灭地主阶层,为抢劫财产制造舆论,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白毛女》。 2004年7月25日,大陆媒体《中华读书报》发文详细披露了《白毛女》由民间传说经杜撰改编为歌剧的详细过程。 据报导,1945年,中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文人们,根据河北阜平一带百姓中流传的“白毛仙姑”的传说,按照中共的斗争哲学和夺权需要,经过东拼西凑,数易其稿,杜撰了贫苦农民受地主剥削压迫的剧情,编造出舞台剧《白毛女》。因应中共政策的转变,由“减租减息”和“团结地主”的政策变为“土地革命”和“打倒地主阶级”,戏的结尾也随之改变,黄世仁被当场枪毙。《白毛女》带起了广大老百姓对地主阶级的仇恨。 1949年中共建政以后,《白毛女》被改编成歌剧、电影、样板戏唱遍全中国。50年代初,电影《白毛女》放映后,许多人给报纸写信,询问喜儿和大春是否实有其人,当时的《文汇报》特别发表文章予以解释说:“这些人物并不是实际上存在的。” (肖殷《白毛女是否实有其人》,《文汇报》1952年9月29日。) 一位为《白毛女》伴奏一辈子的演奏家郝忠良(化名)曾说,知道真相后,我真感到自己太可怜了,我们几代人了,都被骗得结结实实。 我为《白毛女》伴奏一辈子,结果《白毛女》是谎言,那么多“地主”被批斗、被打死,被剥夺家产,地主的子弟,世世代代都没好果子吃,在连番的运动中挨整,都和这个《白毛女》有关系。其实我们演奏得越好,越煽动人的仇恨去杀人,对人毒害就越大。 时事评论员林辉表示,“白毛女”是中国人最为熟知的虚构形象之一,也是中共制造的最为成功的颠倒黑白的形象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