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中国新年到底有多少天?每天应该做什么?这些问题在网上有很多说法,但大多数信息缺乏出处,真假难辨。因此,我只好再次翻阅古籍。古籍中记载,不同朝代和地区都有独特的过年方式,但总的来说大同小异。 今天,我将从腊八节开始一直到除夕结束,挑选出古代传统过年的一些重要习俗,并进行整理,让我们一起看看古人过年与现代人的差异。 腊月 传统的新年是从腊八节,也就是腊月初八开始的,因为古代的物资有限,不像现代很多东西随时都能买到,甚至可以直接网购到家。在过去,人们都要早早就开始缝制新衣,准备年货和祭祀的用品等等。 腊八节最早是帝王和百姓们祭祀答谢神明和祈求丰收的节日,佛教传入中国后,演变成庆祝佛陀开悟成佛的节日。在这天人们会喝腊八粥,泡腊八蒜,制造腊药、腊酒和腊肉等等。 腊月十六是祭拜土地公的日子。最早是从战场上的“祭旗”发展到后来的“牙祭”,再到今天的“尾牙”。在过去,商人们会把祭拜土地公之后的肉类供品分给伙计们饱餐一顿。发展到现代,变成公司和老板会宴请员工们吃大餐,叫尾牙餐会,来犒劳员工过去一年的辛苦和付出。 腊月二十三是我们俗称的过小年,也叫祭灶日或者送神日。过去民间认为灶王爷会在这天上天庭去汇报每家在过去一年的善行与恶行。为了能让灶王爷在天上多说点好话,人们在祭灶的时候会放很多糖果或者甜食,哄得灶王爷嘴甜,好让来年多点福报。 腊月二十四是大扫除日。家家户户都要把里里外外、犄角旮旯的地方都清扫干净,还要洗被子洗褥子,房梁上的灰都要掸下来,象征除旧迎新。而且到了大年初一就不能再动扫帚了,要清扫就必须趁年前。 腊月二十五要做豆腐和吃豆腐。过去认为玉皇大帝会在这天亲自下界来查访人间善恶。于是家家都吃豆腐渣来表示自己过的清廉俭朴。 腊月二十六炖大肉。过去肉食比较稀少,但是就算一年吃不上肉,过年也要炖个猪肉牛肉或者羊肉来吃一顿好的。 腊月二十七杀公鸡。和炖肉一个道理,鸡肉也是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菜肴,而且大年初一不能杀鸡,这个禁忌我们一会再来解释。 腊月二十八要做两件事。第一件是发面做各类面食。第二件是贴各种新年装饰,包括从桃符演变成的春联、贴福字、年画、还有窗花等等。 腊月二十九是祭祖的日子,在家供牌位或者上坟上供,感谢祖先的保佑。 腊月三十号,大年三十也叫除夕,辛辛苦苦准备了大半个月就是为了这天。 全家人聚在一起准备年夜饭,包饺子吃饺子,饺子谐音“更岁交子”象征辞旧迎新,年糕象征年年升高,鱼象征年年有余,面条象征长寿等等。 在古代,人们往往会在这一天进行击鼓驱傩的仪式,来驱除散播瘟疫的疫鬼,燃烧爆竹就是其中的一项活动,后来演变成了今天的放鞭炮。 除夕晚上吃完饭,人们不会去睡觉,会聚在一起守岁,有些到半夜,有些会人一直到新年的早上。 正月 大年初一,也就是元旦,人人都会换上喜庆的新衣服,家里再穷也至少会换上干净衣服。因为新年的第一件事是要焚香祭祀天地,然后祭祀祖先,感谢神明和祖先过去一年的看护,同时祈盼来年的幸福安康。 再然后大人小孩会依次拜尊长,最后出门和亲戚街坊相互拜年。长辈遇到小辈们磕头拜年还会给他们红包,过去叫压祟钱,谐音压住邪祟的钱,用意是保佑小孩的平安。要注意的是,从这天起,严禁一切扫除、洒水或者丢弃物件的行为,避免破财。 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带着女婿一起回娘家。回门的时候记得要带双份的礼物。 正月初三,不宜出门、不宜拜年,所以可以在家睡到饱。 正月初四,接神日。古代一般会在除夕或者元旦当天就迎接灶王爷回家,后来接神的时间拖得越来越晚,近代变成大年初四才迎神回家了。人们会揭下旧的灶神像,换上新的像,象征灶王爷从天庭回到人间,同时提醒自己要积德行善,祈求善有善报。 正月初五也叫破五,这一天起,新年内的各种禁忌全部破除,包括不能扫除的规矩。所以这一天北方人会扔垃圾扔旧物,名叫送穷,南方人会请财神。 正月初七是人日。传说女娲娘娘创造苍生的时候,第一天造了鸡,所以初一不能杀鸡,第二天造了狗,第三天造了猪,第四天造了羊,第五天造了牛,第六天造了马,第七天造了人。所以正月初七是所有人的生日。为了庆祝人日,人们会用七种蔬菜做成羹汤,还会用彩纸剪人形戴在头上或者贴在屏风上。 正月初八是谷日,因为传说女娲第八天创造了五谷杂粮。这天也叫顺星节,因为这是群星下界的日子,所以人们会祭拜星星,还有夜观星象来预测来年是多旱还是多水。 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这一天人们有“拜天公”的习俗,天公就是玉皇。人们会去庙里,或者在家里摆供桌,表达对神明的敬仰。 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叫上元节。这天最早是道教的节日,佛教传入中国后,汉明帝崇尚佛法,于是下令在宫内和民间都燃灯礼佛,后来就逐渐发展成了一个规模盛大的民俗节日。这天男女老少都出门逛灯市,猜灯谜,赢花灯。而且一定要吃元宵,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汤圆。 古代的灯市前后三到十天不等,一般灯市结束了,过年的热闹气氛也就渐渐淡了。 不过老话说“不出正月就是年”,对古人来说,元宵节过后到月底还有几个很重要的日子,估计这些节日咱们大部分人听都没听过了。 正月二十叫补天穿。传说女娲在这天补天,于是后人会在这天做面饼放在屋顶上,纪念女娲补天的神迹。不过这个习俗从明代往后就不再盛行了。 正月二十五叫填仓节,或者添仓节。在这天人们会用灶灰摆出谷仓的形状,用粮食填满,期盼新年大丰收。人们自己也会饱餐一顿,这个习俗一直到近代还有保留。 正月三十,也叫正月晦或者晦日,这一天夜晚没有月亮。晦日在古代也是个重要的节日。唐代以前送穷的习俗都是在晦日进行的,只不过清朝之后大家都改成正月初五送穷了。 过了晦日正月就结束了,这个年也算彻底过完了。 对中国人来说,中国新年是所有节日里最受重视的,所以不仅说道讲究特别多,人们庆祝的时间也很长。 但是你知道吗,在近现代史上,中国新年竟然被封禁过三次!是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让老百姓过年呢,这又是为了什么呢?这段历史可以在我之前的视频里找到答案。(我们竟然过了一百年的假“春节”?!) 还有关于腊八节和元宵节更详细的历史和起源,感兴趣的也可以看看我以前做过的视频。 那么,今天关于新年习俗的总结你还满意吗?你家有什么特别的庆祝方式呢?欢迎你在留言区和大家一起分享。 最后祝各位龙年大吉,心旷神怡,咱们下次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