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个体在年轻时的发展是有许多“说法”的:比如许多关于“神童没落”的故事,其中江淹的“江郎才尽”以及王安石的《伤仲永》都是比较典型的文本。正如法国著名结构主义大师克劳德.列维-施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对于西方神话学的研究一般,他认为人类的深层思维都是共同的,能够在一种共性的层面上反映人类的认知,亦即“深层结构”。 其实不光是在中国,在西方也同样的有类似的相关思考和探究:关于孩子在一生当中智商最为出众的时刻,以及之后孩子的智商能否得到进一步的增长,都是有诸多研究的。哈佛大学的行为学家理查德教授(Professor Richard)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在子女成长的过程当中,是存在三次机会能够使其变得更聪明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说的孩子的大脑发育是有关键期的,这个关键期十分短暂,倏忽即逝,如果由于不了解而错过了会非常遗憾。 研究内容与原理 哈佛大学的理查德(Professor Richard)根据其长时间以来对于未成年人的研究,绘制出了个体在婴儿时期大脑的神经联结数量及状态图。相关研究表明,个体智力的高低以及智商水平主要取决于其大脑内部的神经联结多少,根据理查德教授的研究,婴儿从出生到两周岁的变化过程当中,其大脑内部的神经联结数量会呈现出一种十分巨大的变化: 在其生命最初的两周年当中,几乎每秒钟大脑内部都会增加几百个神经联结,这种快速的大脑发育及对于外界的认知会让其大脑产生天翻地覆的增长。除此之外,个体的大脑也是有着不同功能区分的。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大脑、小脑以及左脑、右脑的功能分野之外,个体的认知分别也是十分显著的。 理查德教授的研究发现,在个体1岁之前,其大脑内部有关视觉,听觉,语言和高级认知的类神经连接已经基本发育完善了;而等到其12岁之后,这些相关功能的发展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所以这一研究也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问题----为何灵长类动物都会经历一段比较长时间的童年,必须要有十足的积累过程。 三个提高智力关键时期 1.0-3岁 就像是上文所说的,个体的大脑功能分区中,与语言、视觉、听觉等相关的能力在其一岁左右时就已经定型了,所以当孩子处于三岁之前的这段时间当中时,对于父母而言就是一个最为关键的时期。 父母应当尽自己最大可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环境,来促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智力。“一日之计在于晨”,最初的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 作为孩子的家长,不要以为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不懂事”就放弃对其的智力提升,此时的孩子恰恰是最需要智力上的引导与刺激的。 2.4-6岁 如果说三岁之前的智力教育是为孩子之后的智商水平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的话,那么之后的4-6岁的阶段,作为家长的重要任务就是进一步继续之前的强度,并且将重点放在对于孩子专注力提升之上。 这一年龄段对于孩子的智力提升而言,也算得上是一个黄金时期。 之前的“铺垫”做好之后,此时要做的重要事情就不再仅仅是提升其认知与智力水平了,而是可以着手帮助其提升做事情与想问题时的专注程度了。 人的一生都是在学习当中度过的,即便是拥有了很高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很强,但是对于各种外界事物都是“三分钟热度”,那么学习效果也并不会特别好。 3.7-12岁 等到孩子6岁之后,往往也就是进入小学、开始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段了。在此时,其实孩子的智力水平往往也已经差不多定型了,再想通过来自外界、人为的方式去提升其智力水平也已经不再现实了。 所以此时作为家长而言,重点就不再是一味地提升孩子的智力水平了,而是可以相对“专门地”去帮助孩子进行提升。 有的孩子性格温和、做事沉稳;有的孩子则相对活泼一些,做事情往往也更加冲动一些。所以此时“因材施教”是比较重要的,作为家长,不妨有针对性地去从孩子的逻辑思维、空间想像力或者是感性思考这些方面去进行提升。 所以综上所述,作为家长,孩子的成长历程之中,至少是在12岁这个年龄段之前,是存在三个阶段供家长选择,用以帮助其提升智力水平的。 作为家长,最好根据这些年龄段做好自己的工作,孩子的智力水平虽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以及自己的性格,但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错过了这些不同阶段,那么将会是十分遗憾的。 上文当中所有的相关叙述,其实基本上就可以明白为何作为家长不应当忽视孩子智力水平外在的帮助与提升。首先,科学研究已经表明,孩子小的时候并不是“不懂事”,相反还是十分关键的智力提升时期,一定不能松懈。其次,仅仅依靠自己的智力发育,孩子是难以有序、合理地形成对于外界的认知的。作为家长,应当有所针对的去帮助他们,无论是专注程度,还是根据其所擅长的领域进行一些思维训练安排。 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水平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千万不要忽略对其智力上的针对性提升以及对于其三观的塑造,因为一个人的成长绝不仅仅是一个层面的,而是多方面的、有阶段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