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至16日,德国总理朔尔茨率领西门子、宝马、平治等企业高管组成的商务代表团抵达中国进行访问,期间将与习近平和李强会面。分析认为,尽管此行举足轻重,但很难对德中的经贸关系产生明显改变。 朔尔茨于4月14日上午抵达重庆,开始了为期3天的中国之行。这是他自就任总理以来的第二次访华,也是今年首位来华访问的西方大国领导人。 朔尔茨14日参观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Bosch)位于重庆的氢燃料电池工厂,15日前往上海,与德国企业高管举行会谈,并在一所大学发表演讲。16日,朔尔茨将赴北京,与习近平和李强会面。 德国政府发言人表示,朔尔茨抵渝后,以最强烈的措辞谴责伊朗向以色列发动攻击。消息人士说,朔尔茨在前往重庆期间一直留意中东局势。朔尔茨将提出北京支持莫斯科和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关注,重申德国不寻求与中方经济脱钩,但去风险化是必要的立场。 维护德国及欧洲经济、安全核心利益 就朔尔茨访华可能聚焦的问题,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副教授孙国祥14日对大纪元表示,德国最重要的可能是对北京展现其经济、安全的核心利益。 “这些核心利益,他可能是想要透过访中的时候对习近平提出来。针对欧洲的经济跟安全政策方面,主要维持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中国是不是透过不公平的竞争,大量地输送出太阳能光电板,电动新能源汽车。第二个,就是中国(中共)不能透过任何方式支持俄罗斯,特别是在乌克兰战争上。” 朔尔茨此次访华,带领着西门子、宝马等一众企业负责人,在孙国祥看来,德国方面在寻找商业机会的同时,也会注重去风险。 他表示,德国一些商业人士想要透过德国政府去风险的对话战略,找一些商机,“在去风险化前提下,德国与中国继续交往,但中国(中共)必须要公平竞争。” 台湾智库咨询委员吴瑟致则对记者表示,中德贸易难有起色。 “我觉得很难有显着的突破,毕竟目前全球经贸的发展,甚至全球供应链已经有很大的改变,尤其在高新科技上,我们看到半导体或晶片的生产链,已经不再是以中国为主的发展模式了。德国总理这次访中,希望能够改变德中之间的经贸关系,我觉得是非常困难。” 德国需扮演杠杆角色 吴瑟致还表示,朔尔茨政府的对中政策,与过去的默克尔时代有很大不同,“他们对外战略思维上,把中国(中共)视为伙伴,同时也视为竞争对手。” 他认为,朔尔茨努力在德中的竞争合作关系中取得一定程度的平衡,尤其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德国更需要扮演一个西方阵营的杠杆角色,这不只是全球对中国(中共)的态度,也涉及到地缘政治。 “从这个角度来看,俄罗斯跟中国(中共)之间的关系,持续进行的俄乌战争,及伊朗跟以色列之间的一些问题,这都涉及到整个全球形势的发展。”吴瑟致说:“所以朔尔茨访中,在整个大环境上有这样的意涵。” 他表示,国际社会尤其是欧洲地区,如何对抗中国(中共),如何防范中国(中共)可能对外的胁迫,对欧洲国家很重要,是不可回避的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