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即将结束,美国华人社区在这一年里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变化。从新冠疫情、种族歧视、移民政策到教育改革,华人面对着不同的困难和机遇。在这个圣诞节,大纪元记者采访了四位来自不同背景和立场的华人,分享他们的故事和观点。
许化玉是一位今年五月从新疆“走线”来到美国的新移民。初次在美国过圣诞节,他对新移民的生活充满感慨。
他说,在美国生活并不容易,尤其是找工作和适应新环境。由于语言障碍,新移民往往被挤压在少数几个不需要英文的领域,找工作都是比较辛苦的工作,大都是福建老移民主导着这些行业,因来的走线客越来越多,岗位竞争也变激烈。但与中国大陆来比还是好很多,还是能存到钱。
他强调自己保持“大中华民国光复”的理想和初心,不因为困难而放弃。例如他通过书本、与人交流和参加免费课程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英文能力和适应美国生活。他勉励其他新移民要保持梦想,不要气馁,相信未来会有转机。“在适应中坚持初心”,许化玉说。
朱雅婷:对未来乐观
亚裔政治俱乐部“亚潮萌”的共同创始人朱雅婷表示,对纽约市华人社区的未来感到鼓舞和乐观。
她说,今年联邦最高法院终止了基于种族的平权法案,使华人孩子在申请大学时不再受到歧视,不过大家还要保持警惕,确保大学遵守法律精神。在纽约市,公立学校恢复了初中筛选,一些华人家庭所在的学区(包括D20、25、26学区)恢复甚至扩大了加速课程等政策,有利于华人学生的教育发展。
她表示,今年也见证了更多华人参与地方市议会选举,选出了温和派民主党人庄文怡,其他华裔候选人如谭莹莹、伍溢文、白育青、陈锦良、周国栋也踊跃参选,无论属于哪个党派,都代表了华人社区的价值观和关切。她展望未来,纽约市仍将面临预算削减、公共安全、移民危机等挑战,但她表示她爱这座城市,并将继续倡导改善。
陈慧华:哈佛领导层改变可为2024年奠定基石
纽约同源会创会会长陈慧华说,2023年最高法院对SFFA诉哈佛一案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裁决,这一裁决是实现平等权利的关键、重要一步。
她表示,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歧视就此结束,哈佛等大学仍会想方设法绕过这一判决,还有很多领域需要持续关注和努力,但这是重要的一步,值得所有反对歧视的人感谢原告SFFA(学生公平录取组织)和最高法院。
谈及哈佛大学今年任命的校长盖伊(Claudine Gay),她对10月7日之后发生的一系列反犹太主义事件没有采取简单明确的反对立场,而受到广泛抨击。陈慧华说,哈佛大学地位崇高,理应有更好的道德领导力。如果哈佛大学的领导层能够发生变化,那将是对所有反对种族歧视、支持个人成绩(择优录取)和期待2024年进步的人的一个好信号。
黄华清:疫情后的酒店业变局
美国酒店华裔协会创会会长黄华清表示,疫情期间酒店业受到了巨大冲击,酒店与政府签合同,提供住宿给游民成为稳定收入的途径。然而,疫情好转后,酒店业的复苏却迟迟没有到来。
他发现在华府、洛杉矶和纽约等城市,酒店房价明显上升,而服务水平却下降了。他举例说,他在外州住的酒店需预约才提供清洁服务,且以前的赠送矿泉水已经转为需额外支付9美元一支。
对此,他认为酒店工会的角色不可忽视,酒店工会的薪资水平已涨到38美元时薪,加上福利相当于50多美元。他说,酒店行业是大城市的经济引擎,对于就业和税收都至关重要。然而,从酒店业无法正常运营,以及很多酒店被游民占用,这一现象也反映出社会存在更深层次的问题。
对于目前的政治环境,黄华清认为政府过度发放福利,保护租客过分,并对犯罪分子过于仁慈,这些政策的不平衡对美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不利。
他形容左派政策犹如抛物线,一旦越过顶点就会下降,而改变左倾的想法并不容易,“因为左派拥有强大的宣传机器”。他认为2024年的大选是关键的一年,就看有多少选民“能够觉悟”,不再“有奶便是娘”,不再支持左派政客,使政策能够走向平衡。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纽约华人生活网看到的,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