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周,纽约市曼哈顿白街(White St)124号的华埠社区监狱拆除工程,疑导致隔壁的老人公寓“松柏大厦”走廊墙体龟裂。纽约市楼宇局在3月12日紧急对承包商Gramercy下达停工令,随后在声明中解释松柏大厦原先就存在损坏,只是近期又检查出原因不明的损毁问题,所以立刻暂停拆除工程。
但是华埠民众并不买单楼宇局的说法,并且对媒体透露工程承包商在松柏大厦两度出现损毁时,都未立即通报楼宇局。直到松柏大厦管理层主动拨打市民热线“311”抱怨,加上市议员马泰(Christopher Marte)、州众议员李荣恩(Grace Lee)打电话“关切”,楼宇局才贴出了以下停工令:
“不得在受损建筑体的10呎内有拆除作业。让工程师评估找出如何在受损建筑旁执行拆除工程,却又不会危及邻近建筑的方法。”停工令还标示了是“部分”(partial)停工令,而非“完全”(full)停工。
松柏大厦是一栋处于巴士特街(Baxter St)、窝客街(Walker St)与中央街(Centre St)的住商混合结构,底层有药局、烘焙坊、小吃铺与医疗机构,而上层则有88套老人公寓,住民年届65岁到105岁。监狱拆除工程虽然目前只影响到商铺区段的紧急逃生走廊,但是大楼管理层担心:问题一旦恶化,老人住民能逃到哪里?
市府、承包商 谁之过?
3月13日下午,纽约市议员马泰偕松柏大厦主席特别顾问屈立明(Gary Wat)、坚尼路以南居民联盟(NUBC)共同创办人李卓勋(Jan Lee)、同名律师楼负责人古奇律师(Edward Cuccia)在松柏大厦的紧急逃生走廊外接受媒体采访,共同呼吁楼宇局应该命令Gramercy全面停工,并且安排独立的监管单位评估监狱拆除工程是否照规矩走。
市议员马泰接受《大纪元时报》采访时表示,市楼宇局在此事上表现得“异常安静”(suprisingly silent)。“我在周一(11日)得知裂缝问题后,就打电话给纽约市设计与建设局(DDC)的局长,他们接下来会派人来了解情况,我的办公室当时还联系了楼宇局。”
马泰表示,楼宇局在12日有派人前往松柏大厦了解情况,同时也下达部分停工令;而市设计与建设局人员则定于周四(14日),前往松柏大厦内的紧急逃生走廊,厘清结构损坏情况。
NUBC共同创办人李卓勋指出,社区在3月2日发现松柏大厦走廊出现裂缝,就在3月7日召开会议讨论,没想到2天后的3月9日又出现问题,让人非常傻眼。李卓勋表示,Gramercy理当在社区第一次反映问题时,就应主动向楼宇局通报,没想到却是两度隐瞒,直到松柏大厦管理层受不了打市民热线抱怨后,楼宇局才出面。
监狱拆除工程的影响
采访当天,华埠社区监狱拆除工地的声响轰隆,挖掘机依旧在作业,而重型钻探机械则暂时告退。一名身穿Gramercy背心的工人,为了躲避本报记者的采访,甚至说是给对面法庭工程做事。
“我必须要保护建筑、要保护住民,这里面住了100多名年长者,最老的都有105岁了!”松柏大厦主席特别顾问屈立明受访时表示,Gramercy在3月2日使用重型钻探机拆除靠近中央街(Centre St)的旧监狱结构时,也影响了松柏大厦紧急逃生走廊的内墙,导致墙身原有的裂缝变宽。
3月9日,Gramercy继续使用了前一周被大厦管理层明确告知不要使用的重型钻探机作业,大厦内的紧急逃生走廊因此又出现更大面积的裂缝与毁损。
古奇律师所经营的律师楼也是松柏大厦的一部分,办公室的墙身恰好贴着出问题的走廊墙面,“我很担心有一天屋子会垮下来。”
他指出,今年1月底至2月初期间,监狱拆除工程的噪音维持了4、5天之久,让他不得不打电话给“311”申诉,“结果噪音吵到311的接线员都听不清楚我说什么。”
古奇律师表示,“说好会在工地遮蔽粉尘、安置噪音与空气品质监测器,这些承诺都到哪里去了?”
楼宇局自说自话?
根据本报掌握楼宇局在12日发表的声明,内容指出:“当市府得知这一情况后,楼宇局立即做出反应——但我们相信不存在直接的危险或安全威胁。在(拆监狱)工程开始时,巴士特街96号的建筑体就有些损坏。但是楼宇局在最近的检查中,又发现有不明原因的额外损坏,所以立刻停止部分作业。我们会继续调查损坏原因,承包商会在获准进入大厦后立即进行修复。”
对于楼宇局的声明,屈立明表示“有些不准确”,因为松柏大厦原有的结构问题都已经收入“工程前期调研”(preconstruction survey),而大厦管理层也是根据这份调研,才能指出大厦墙面又多了哪些新的裂缝。
13日记者会结束后,屈立明与李卓勋带着华文媒体进入松柏大厦的紧急逃生走廊一窥究竟。只见他手指着墙面上一处贴了标志与胶带的毁损,“这个是早就收入工程前期调研的记号,承包商早就做了记号,这样才能比较工程前后对大厦结构的影响。”
屈立明又指一处已经被水泥填补的长条裂缝,“3月9日之后,这条(裂缝)变宽了。”
他表示,14日一早9点,设计与建设局人员将前往松柏大厦勘查裂缝情况。
当天记者会前,本报记者向楼宇局写信寻求置评,但是楼宇局新闻秘书卢丹斯基(Andrew Rudansky)将信件转给市府新闻室人员嘉西亚(Liz Garcia)后,就如石沉大海。截至本文截稿,都未得到楼宇局进一步说明。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纽约华人生活网看到的,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