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参议员刘醇逸(John Liu)17日晚在法拉盛图书馆举办教育里民大会,听取家长和教育界人士对于当前教育政策和教育问题的反馈,小班制是当晚聚焦的话题。反对公校小班制立法的发言者质疑,要实现小班制要增建很多学校,增配很多教师,如何实现?刘醇逸则解释,小班制是根据十多年前的法院裁决——增加教育经费的前提是降低班级规模而提出的。
全市高中理事会主席王嘉璿提供纽约市教育局公开数据表示,公开数据并不支持小班制。她指在班级规模比较大的学区,学生通过州考的比例为75%,成绩并不差;学生真正的需求是,希望把资金投放到学生所需的地方。比如高中生告诉她,他们需要更多的课后班。皇后区缺少公立高中,学校拥挤,学生被迫到拖车课室上课,也不得不到外区上学,交通花费很多时间;如果实施小班制,皇后区的孩子长途跋涉跨区上学的情况将更加严重。所以,应该把钱花在学生真正需要的地方。
公立20小学课后班负责人李陈翠芳说,她尤其关心大学先修课程(AP),小班制意味把现在的AP班一分为二,那么有没有这么多老师呢?这难以实施,也不知道如何实施,这是马上就面临的问题。
纽约市居民联盟主席臧东慧发言说,对于有人担心小班制无法实现,因为经费不落实无法增建更多学校、增更多师资,他则有不同观点,认为应该相信政府会落实经费,这是一个改善教育基础设施的机会;但他担心的是,会出现以减少特殊高中、天才班学额、把学生分配到更远地方就读等方式来实现小班制,这样尤其伤害华人学生多的学区。另外,法案中关于班级规模的例外条款,只规定了校长和教育总监有权决定班级规模的例外情况,而拒绝了家长的参与,这是法案的一个缺陷。
刘醇逸在听完发言者的发言后说,在他20年前做市议员时,就听到抱怨说东北皇后区的高中拥挤不堪,但那时他作为市议员,对解决这个问题无能为力,现在他担任州参议员以及纽约市教育委员会主席,有条件来改善这个问题。
刘醇逸说,2006年纽约法院裁决支持“财政公平运动”(CFE),发现整个纽约市的儿童没有得到所需的的资金来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班级规模过大,比纽约州其它地区和其它州都大。也就是,按照法院的裁决,增加教育经费拨款的前提是减少班级规模,“裁决中没有说因为孩子们没有得到AP课程、没有得到课后班、没有得到体育课;减少班级规模,这是法院的要求,州预算中提供这笔资金,是为了最终能提供这种健全的基础教育。纽约州每年为纽约市提供额外的16亿元资金,以遵守法院裁决。也许有人说,一个班30-35人对于高中是可行的或是不行的,但这不是由我来决定的,是法院采取了教育局的分析,以满足健全基础教育的要求。”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纽约华人生活网看到的,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