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客户端

哈佛校报揭新生左倾多 打脸多元化招生成效

[复制链接]
mghrshw 发表于 2022-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d13795991-159698-600x400.jpeg
10月31日,美国最高法院将听审哈佛和北卡州大学(UNC)歧视亚裔招生案,两案对“平权法案”提出了法律挑战,焦点都在“肤色多样性”。最高法院将选择支持、限制、还是终结平权法案行动?就看9名大法官如何裁决了。

该案从2014年从地方法院打到最高法院,经历了漫长较量,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毕竟,作为美国最高级别的联邦法院,每年接受审理的案件,都是精挑细选、凤毛麟角的。

据悉,最高法院只用一个上午听审,不会谈很多细节,主要谈录取方式——大学在招生中使用种族来促进多元化,是否违宪。

此前四十多年来,最高法院曾判决过三个不同的大学招生案,都确认在招生中对种族的有限考虑合乎宪法。哈佛律师团队月前向最高院提交的简报中,再次强调追求学生群体多样性的宗旨,并援引最高院过去的裁决来维护这种做法,说“这些裁决在当时是正确的,在今天仍然正确。”

纽约州总检长詹乐霞(Letitia James)月前也联合二十多个州的总检长提交简报,强调“多样性”的重要,说大学生多样将导致劳动力多样。

“多样性”是政府、政客、大公司和高校现在常常挂在嘴边的名词,似乎“多样性”是一个通往成功的魔法符咒。那么,多样性到底意味着什么?肤色/族裔多样性、思想的多样性、劳动力多样性之间,存在必然关系吗?《大纪元时报》采访了三名亚裔社区人士,下面是他们的分析。

哈佛校报数据 新生左倾多
纽约同源会创会会长陈慧华说,大学校园确实需要思想的多样性,有助于学术探讨,尤其是理工科(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但追求学术卓越,不是依靠肤色的多样性,而是靠实现强有力的思想交流。

“现在大学基于种族录取的理由是,不同种族的多样性将有助于思维的多样性。但事实证明,这不是真的。”陈慧华引用哈佛大学校报The Harvard Crimson最近对2025届新生的调查结果说:

72.4%的新生认为自己是“进步”的,温和派仅居18.6%,保守派更少,“有点保守”与“非常保守(1.4%)”加起来,只占8.6%。“这告诉你,思维的多样性不存在。”

此外,College Pulse、个人教育权利基金会(FIRE)和RealClearEducation在2021年对37,104名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超过80%的学生报告有某种程度的自我审查,“因为他们害怕被取消(指取消文化,被孤立或排斥),那么,思维的多样化在哪里?”陈慧华说。

中小学教育系统出问题 恶果初现
但多样性已经成为时代的口头禅,你到处都能听到。如果说,大学视“多样性”为其教学使命的一部分,认为肤色能带来不同的视角和解决科研难题的关键,那为何纽约市从幼儿园到特殊高中,仍在学知识阶段,也都把学生的族裔身份当成很重要的东西?

“他们一直在说,我们要取消学校的种族隔离,可是人们真正感兴趣的是能教育孩子的好学校。”陈慧华说,中小学热衷“社会正义”,把很多时间花在种族、政治和种族教育上,孩子们学不到基本的阅读、写作和算术,导致她认识的许多亚裔朋友,已经离开了这个系统,“他们把孩子送到教会学校,或者离开了纽约市”。

我们的教育系统出问题,学生在学校里不好好读书,其恶果已经见得到。

纽约同源会的乔治‧李(George Lee)让记者看一条名为“Z世代无法回答最基本的问题”的油管视频:博主在纽约时代广场采访的一批Z世代(也称千禧宝宝),不知道3x3x3等于多少、半小时是多少分钟,也答不出美国有多少个州,但他们对娱乐界名人了如指掌。

该视频自今年7月底上传油管后,现有近300万播放量和近5万评论,许多人留言为这些年轻人感到悲哀,感叹他们“除了一些自由派的教条外,对美国历史一无所知”,“正是这些人想重写宪法,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

思维的多样性和思想质量
陈慧华说,“大学要保持思维的多样性,就必须回到思维上、开放思想,而不是根据意识形态或种族(招人)。你在不同的领域寻找擅长质疑的人,你会有更多的思想多样性。”

相对于大学,“那么从幼儿园到K12,你要做的就是灌输技能和知识。基于事实,学习如何进行逻辑推理,并开始培训辩论技巧”。乔治‧李说,当他与来自左派的人进行辩论时,他常常发现,只要不跟着对方的节拍走,对方就开始骂他,“换句话说,他们不会争论、只会辱骂,因为他们没有推理的能力”。

乔治‧李:“所以教逻辑学和逻辑思维非常重要,但他们不这样做。他们通过情感教育,讨论如何富有同情心。他们现在强调生活经验,而生活经验在争论中发挥作用的方式是,如果你和别人争论,对方说‘我是黑人,所以你必须闭嘴。’于是,你就得不到知识或观点的多样性。你只是得到肤色的多样性。”

乔治‧李说,这就是问题所在,“这就是我们的思想质量下降的方式。理性也被说成白人至上主义,种族正在成为评判一切的主要标准。”

职场并非多元化
亚美法律援助处等121家左派亚裔组织月前也向最高院提交了一份意见书,支持哈佛大学的招生政策,声称“亚裔受益于平权法案,所有学生都受益于平权行动培养的多样化群体。”

乔治‧李说,他可以肯定部分亚裔仍然是校园多元化的牺牲品,“平权行动肯定会帮助某些亚裔,而牺牲其他亚裔的利益,例如,众所周知,缅甸亚裔不如中国亚裔读书好。”

他说,他其实不喜欢把人按种族划分,并从中得出结论。因为黑人也有学习努力的,亚裔也有懒惰的。他主张择优录取,所有人无需在乎种族身份。

对于州总检察长所说的“大学生多样将导致(职场)劳动力多样化”,乔治‧李反驳说,如果要谈劳动力多元化,那为什么觉醒主义者对篮球联赛 NBA等职业运动一字不提?NBA没有肤色多元化,年薪酬平均数百万美元,甚至比华尔街金融界还要高,“由此可知觉醒主义者并不是真的要职场多元化。”

还有一个问题,“NBA球员若搞种族平均,最多让你看一场糟糕的比赛,无伤大雅,然而,对多样性的痴迷若延伸到医院,一个糟糕的医生却可以杀死你。”

现在,人们吃个饭也要讲究多样性,主张摄取多彩食材的“彩虹饮食法”风靡欧美。乔治‧李笑说,相信大多数人看重的还是食物的营养、质量和新鲜度,而非把颜色排第一。

肤色多样不能保证观点多样 平权法受挑战
如果种族多样性不能保证更大的观点多样性,进而增加对不同意见的容忍度,那么基于种族的录取政策及平权行动,或失去立足点。

自2014年起一直支持原告起诉哈佛的美国亚裔教育联盟(AACE)主席赵宇空说,首先,“大学的肤色多元化不一定导致思想多元化,因为美国现在的大学都是禁止思想保守派,都在传播左派的自由思想。”

其次,“从AACE的角度看,我们支持大学从种族的角度多元化,但问题的症结不是大学录取,而是很多、尤其是民主党管理的城市无力解决黑人和西语裔社区中小学成绩落后的根本原因,如家庭破裂、犯罪率高、吸毒率高和教师工会吃大锅饭,公立学校教学质量下跌剧烈,所以他们把我们的亚裔孩子当成替罪羊,在录取的时候进行限制、进行种族配额。”

他说,美国第十四修正案和1964年《民权法》的平等保护条款,禁止接受联邦资金的公立和私立大学基于种族、肤色和民族血统进行歧视,意味着他们不能因为种族因素歧视亚裔。

但哈佛大学法律团队月前在简报中说,宪法第14修正案对平等保护的承诺,“并不要求我们忽视一个常识性的现实,即种族是以有意义的方式塑造生活经历的众多事物之一。第14修正案的文本或历史中没有任何内容表明,大学必须将种族排除在组建最能互相学习的学生群体的众多因素之外”。

赵宇空对此进行反驳,他援引《纽约时报》有关“即使采取了平权行动,黑人和西班牙裔在顶级大学的代表性比35年前更低”的文章说明,“平权法是一个失败的政策”。

赵宇空说,亚裔这起诉讼哈佛的案件,正是为了实现马丁‧路德‧金博士在“我有一个梦想”中,不以肤色取人的“色盲”社会的目标。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纽约华人生活网看到的,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