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焦点:重兵压境乌克兰,俄罗斯突然提出谈判,要与北约“约法三章”,美国居然准备接受?最失望的恐怕只有那个谁了:打台湾没戏了。 我们今天来谈一下剑拔弩张的俄罗斯和乌克兰边境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中共借机攻打台湾的问题。现在有了新的重大进展。 连日来,俄罗斯非同寻常地向乌克兰边境大规模增兵,甚至有分析称俄罗斯最快在明年春天动武。这极大增加了世界动荡不安的可能性。不过,就在今天(12月17日),俄罗斯发布了两则旨在限制美国和北约在其邻国影响力的提案,美国表示已准备好就该提案进行磋商。和平有可能实现吗? 此前外界一度担心,中共和俄罗斯试图分工合作,俄罗斯和乌克兰在西、中共打台湾在东,让美国无法同时两线作战,或者极大增加成本。现在,中共恐怕要失望了。 俄乌战争一触即发 美国欧盟严厉警告 我们首先来简单回顾一下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一次边境冲突升温的来历。并且希望揭开普京这一番“乾坤大挪移手法”的真实目的。 今年春天,俄罗斯军队就开始向乌克兰边境集结,而当时已经部署了部署四万一千多名官兵,并且在克里米亚地区部署了四万二千人。当时,就引起了世界恐慌,担心乌克兰再度爆发内战,重演之前的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那一幕。 不过,虽然战争并没有如预期的在2021年打响,但是到了11月底,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再度大幅增兵,当时乌克兰军事情报部门主管对一家军事媒体说,俄军在俄乌边境集结超过9.2万名军事人员,计划在明年1月底、2月初前后发起军事行动。这让世界的紧张神经再一次紧绷起来。 随后,俄罗斯政府驳斥说,这是在散布恐惧、挑起事端,还说俄方无意威胁任何人,有权按自己想法部署军队。 11月26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首都基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乌克兰情报部门获得的录音显示,有人计划12月1日或2日在乌克兰发动政变,这一计划受到俄方及一名乌克兰富豪的支持。 当天,克里姆林宫做出了回应,驳斥上述说法,说:“俄罗斯与此无关,且从来不干这种事。” 不过,如果大家有印象,其实会联想到克里米亚的往事:先是发动亲俄势力掀起反叛,然后,俄罗斯趁虚而入。 这种情况下,西方社会当然不会置若罔闻,美国和北约表态说会采取措施。11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提到他尽可能会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尽快通话,这就有了我们在12月7日看到的普京和拜登的视频。 12月3日,美国媒体《华盛顿邮报》的一个独家新闻,再次把外界战争的风险预期大大提高了。它声称,根据从美国情报机构获得的一份文件,卫星图和情报显示,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边境部署了50处战术群,估计兵力会增加到17.5万人,恐怕明年1月底,就将大举入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 这样一来,剑拔弩张的双方,很快就变成了美国和俄罗斯之间了。一方面,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出来放风,说美方“当然决意帮助乌克兰保卫领土”,将确保乌方拥有“保卫领土所需”,另一方面,美国也通过媒体放风,会对俄罗斯进行多方面的经济制裁。拜登还公开说,一旦俄罗斯军队发动攻击,普京就会“面对他从未见过的制裁”。我们来看一下相关的视频。 他说,对俄罗斯的制裁将是毁灭性的。包括什么呢?CNN说,这些制裁摆在桌面上的选项包括制裁“普京核心圈子成员”、俄罗斯能源公司和银行。消息人士还说,俄罗斯的主权债务也可能成为打击目标。 而且,CNN还报导,白宫还考虑了一个潜在的“核选项”——将俄罗斯踢出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系统——一个用于国际货币电汇和交易的全球银行间通信系统,也就是不让俄罗斯使用美元进行交易。美国川普(特朗普)总统时期,对伊朗采取了类似措施。 SWIFT为什么被称为核选项呢?因为,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跨境贸易投资资金结算都被美元垄断,目前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占据60%~65%市场份额,在全球贸易投资支付的份额占比超过40%。这就意味着一旦被踢出SWIFT系统,该国将很难与其它国家进行国际贸易。金融学者贺江兵曾经稍带夸张地说,在全球化的今天,除非背着麻袋、扛着美元进行交易,否则被踢出SWIFT就很难生存了,会极大地削弱这个国家。所以,才被称为经济的一个“核选项”。 当然,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美国也担心俄罗斯随后可能会通过控制能源产量对美国进行报复。而且,作为美国盟友的欧盟,对俄罗斯能源依赖度很高,超过40%的天然气从俄罗斯进口,如果俄罗斯被踢出SWIFT系统而无法收到货款,它将如何购买俄罗斯的天然气、石油和燃油呢? 但是,不管怎样,从美国和欧盟的紧张来看,我们知道俄乌之间的冲突,已经如何影响到了世界了:看起来大战一触即发。 俄罗斯要与北约“约法三章” 美国为何答应? 不过,就在今天,这个紧张的局势,看起来突然间降温:俄罗斯方面,发布了两份旨在限制美国和北约在其邻国影响力的提案,而美国表示,已准备好就这份提案进行磋商。 这里颇有一些戏剧性,因为就在昨天(12月16日),欧盟和北约还继续表示强硬立场,警告俄罗斯不要入侵乌克兰,否则将带来巨大后果和代价。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晤后宣称,北约不会对俄罗斯“妥协”,“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问题应由基辅当局和北约30个成员国决定”。 他还说,尽管俄罗斯提出过抗议,要北约不要东扩,但北约近些年还是接收黑山和北马其顿成为成员国,北约会继续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其“开放政策”。“我们不会在乌克兰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利上妥协,也不会在北约保护所有盟国的权利上妥协。” 那么,问题来了,俄罗斯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而美国为什么要进行谈判呢? 今天(17日),俄罗斯在国防部的官方网站上发布了相关文本,一共两份,一份包含9个条款,另一份包含8个条款,每一份都有4页纸。结合俄罗斯总统普京12月初通过视频会议对美国总统拜登提出的要求,俄方诉求的重点内容包括:禁止北约的任何扩张行为;禁止美国在非北约成员国的前苏联国家建立美国军事基地;禁止美国以任何军事活动为目的,使用前苏联成员国境内的基建设施,或与这些国家发展双边军事合作;要求北约承诺,永不扩大成员国清单,永不在乌克兰等欧洲东部国家、南部高加索国家、中亚国家的领土上开展任何军事活动等。 很明显,乌克兰等加入北约是普京划出的二道红线。但是,一个匿名的美国官员就说,“俄方知道某些内容是不可接受的”,但美国“已准备好讨论”这些文件。白宫发言人普萨基也在今天(周五,17日)声明,“所有国家都有权决定本国的未来,决定本国的外交政策,不受外部的影响。”美方还指出,美国将借谈判提出对俄罗斯行动的一些疑虑和质疑。 同样在今天,北约也放松了口气。北约副秘书长米尔恰‧杰瓦纳说,要开始与北约就缔结安全保障条约进行谈判,俄罗斯必须首先实现与乌克兰的局势缓和。 这意思很明白了,美国、北约准备和俄罗斯就这些条件进行讨论。我的判断是,美国和北约,会回应俄罗斯对北约东扩的担忧: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很可能推迟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时间,或者以后也不会在乌克兰进行部署基地。 为什么美国会感兴趣呢?我们可以看看俄罗斯方面做出的承诺: – 确认双方不将对方视为对手,巩固和平解决所有争端并避免使用武力的协议。 – 承诺不创造可能被对方视为威胁的条件。 – 创建紧急联系热线。 -俄罗斯和美国承诺不在本国领土以外部署核武器和撤回在其领土之外部署的现有核武器。 -双方还承诺不进行使用核武器方案的军事演习和放弃重型核轰炸机和非核轰炸机在本国领空之外飞行。 这对欧洲和世界和平、减少冲突、增加可预见性是有很大帮助的,所以,北约和美国才会感兴趣,就像美国匿名官员说的那样:“如果侵略乌克兰的事件再次发生,将产生巨大的后果,而且代价将非常昂贵。” 逼美国东西线作战梦碎 中共最失望? 当然,这样一来,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可能还是会有一些小规模的冲突,就像现在一样,代理人之战继续,但是大规模开战的可能性基本上消失了。欧洲的未来的和平可期。 那么,这个之前我们看到,有人分析说,中共可能会利用俄罗斯和乌克兰发冲突之即,在东线打台湾,这样,美国可能无力同时打两场战争,这就大大增加了台湾的风险。 这样一来,中共方面,无疑会大大失望了。不管是俄罗斯制造的所谓的千古难逢的战争良机,还是所谓的浑水摸鱼,都会落空。 不过,其实我觉得,只能说,中共一开始就不该有这种想法,有就是太傻太天真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的因素,也是我们在过去的节目中一直强调的,那就是普京从来没有真正地把中共当作盟友,在一些中共视为关键、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普京一直在和中共唱不同的调子,我们来盘点一下: 在中美贸易战中,普京当着习近平等中共官员的面说:“当(两只)老虎在山中打架时,聪明的猴子坐着观看如何结束。” 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俄罗斯不理睬中共的“九段线”主张,俄罗斯的国家石油公司帮助印尼和越南开采石油。 在台湾问题上,普京两次唱反调,说中共“不需要动用武力”,靠经济实力就可以和平实现了。 在“一带一路”上,俄罗斯也从来没有附和过。 在中共和印度发生边境冲突的关键时刻,普京访印,出售导弹防御系统S400和S500,强调和印度全面发展“特惠战略伙伴关系”。 …… 这其实传递了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普京不希望强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权成为俄罗斯的威胁,也不希望中共替代其位置,所以,绝对不会在中共面临世界围堵的时候,出面替中共顶雷,把世界的注意力和压力转移过去。 所以,所谓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是盟友胜似盟友”,不过是中共急病乱投医、为了和世界对抗、同时在国内向中国民众宣示自己不那么孤单,而自欺欺人的一个幻想罢了。 说到这里,我们其实也可以明白了,在乌克兰边境大幅增兵、制造紧张的战争气氛,也许本来就是普京的一步棋:施压,让北约和美国接受俄罗斯方面长期以来的关于北约东扩的一些担心,试图重新构建欧洲的安全局势。 这一切,从来就不是某些人幻想的什么,俄罗斯要和中共东西线夹击。因为两国从来就不是什么“盟友”。 好了,今天的分析就到这里了。下面和大家进行一些互动,看看我们的观众有什么想法和建议,或什么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