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客户端

四川大学法学教授呼吁 叫停所谓“裁判文书转内网”

2023-12-18| 发布者:mghrshw

摘要:近日,中共最高法院发文,要建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而面向社会的“裁判文书公开网”,将被仅为法院内部干警查阅的“裁判文书库”取代,引发极大争议。12月16日,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 ...

近日,中共最高法院发文,要建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而面向社会的“裁判文书公开网”,将被仅为法院内部干警查阅的“裁判文书库”取代,引发极大争议。

12月16日,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韩旭发文,呼吁最高法院紧急叫停裁判文书转内网的做法。

韩旭在文中说,近日,最高法院办公厅发文,要求建设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拟于2024年1月上线运行,支持全国法院干警在四级法院专网查询检索裁判文书。”自此面向社会的“裁判文书公开网”被仅为法院内部干警查阅的“裁判文书库”所取代。

实际上,今年8月各地法院开始要求判决文书原则上不公开不上网,之前在裁判文书网上的判决书等也大量下架,从此以后生效裁判就不再向大众公开。而庭审直播网的公开数量今年也开始减少。

他表示,对于此种司法公开的“急转弯”,颇为不解并感到隐忧。自最高法院表示欲建设裁判文书库以及仅法院内部干警可以查阅检索后,舆论一片哗然。翻阅自媒体及微信圈,公众是“一面倒”的质疑和反对声音。有著名大学教授公开直言:“谁关闭裁判文书公开网,谁就是历史的罪人。”

韩旭指出“裁判文书转内网”明显违法的同时,并列出该措施会带来的问题:

1. 公众参与和监督司法的重要渠道被堵塞。

裁判文书是法院生产的“最终产品”,是公众参与和监督司法的重要渠道。通过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可以促进各地法院实现“同案同判”。

社会大众不能参与和了解司法裁判情况,又何谈监督司法。如此一来,司法的任性和专横可能在所难免。人们凭什么以及如何感受司法公平正义?

2. 司法公开的大倒退。

裁判文书公开系司法公开的重要内容,向社会公开法院裁判文书是世界司法改革的大趋势。中国的司法改革不能逆世界潮流而动,司法公开的“急转弯”颇令人费解,这是否是中国司法发展的一个“信号”或者是“风向标”不免令人猜测。

3. 律师进行案件代理和辩护的力量减弱。

之前,不少律师进行案件代理或辩护都会运用“类案检索”方式进行,通过向法院提供国内其它法院的类案裁判文书,来支持自己的代理或辩护意见。如今,裁判文书成了法院“自己的事”。不公开裁判文书之后,律师的这条路将可能被堵死。

4 . 审判质量有可能下降。

过去裁判文书上网具有“倒逼”功能,可以促使法官重视裁判文书说理,加强裁判文书写作,还可以减少和预防明显的司法不公。裁判文书是法官理性和良知的一面“镜子”,透此可以观察法官的职业操守和专业素养,如今社会已经找不到可以观察的“镜子”,又如何能保障审判质量能够提高呢?

5. 法学专业人士失去了这一重要的“研究园地”。

“作为一名法学教育和研究者,裁判文书上网后给我的最大体会是老师和学生越来越关注司法实务问题,他们通过上网检索案例进行研究,撰写毕业论文或者发表学术论文,少了过去通过关系奔波于各地法院收集案例之苦。”韩旭写道。

在裁判文书转为内网后,不仅通过案例检索方式进行实证研究几无可能,而且因此种研究成果的减少会对审判工作失去理论支持。

韩旭文章最后质疑,裁判文书上网是一种“看得见”的程序公正。西方有法谚云,正义不仅应当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如今,人们“看不见”了,又如何能保证正义的实现呢?

12月16日,大陆著名律师迟夙生发博文说:“就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公布的问题我一直都准备写点东西,看到了这篇文章就放弃了,推荐给各位博友足够了,我写不出来这么高的水平”,并贴出一篇微信公众号为“更夫Pro”的网文。

文章说,裁判文书从公开变成只有办案机关内部可查,是大概率的事。法律界人士惊呼:这是法治的倒退。2013年7月开通的中国裁判文书网,10年了,总量超1.4亿篇,访问总量达逾1078亿次,被视为司法公开的重要一环。

文章点出,当年的裁判文书上网,是中共加入WTO的承诺。

鲜花

雷人

握手

路过

点赞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