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3月5日),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发布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并宣布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为5.5%。但专家表示,报告低估俄乌战事给经济带来的冲击。 多名经济专家告诉美国之音,中国经济前景 “不容乐观”,尤其李克强这份长达1.8万字的报告竟只字未提俄乌战事可能带来的经济冲击。一位经济学家还批评,“好像在月球做的工作报告一样。” 李克强在讲话期间还宣布,2022年的预期目标还包括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在3%左右。 李克强在长达一个小时的报告中提到了中国经济今年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包括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而中国境内的疫情未停,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稳出口难度增大,能源原材料供应也仍然偏紧,而一些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大,经济金融领域更隐含较多的风险。 经济学家:通篇不提俄乌战事 像在月球做报告 对于李克强长达1.8万字的报告,一位因议题敏感而不愿透露姓名的香港证券业经济学家告诉美国之音,李克强在通篇报告内只字未提俄乌战事可能带来的经济冲突,只能说“这是一份没有用的报告,好像在月球做的工作报告一样”。 这位经济学家说,中国设5.5%的GDP目标“表面上合理”,但西方国家近期对俄罗斯的制裁已经造成原油、天然气、粮食和金属等价格飙升,光是欧洲天然气价格在周五一天内就飙涨了20%。此外,俄罗斯和乌克兰加起来是全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国,未来若出口受阻,全球粮价也会走升。 他认为,李克强这份报告“低估了通胀的压力,我看,CPI涨幅最保守都是7%”,远高于中国希望维持的3%。 在失业率方面,他说,中国(中共)去年重拳整顿网络经济等诸多产业,拖垮了阿里巴巴等民企,纷纷裁员的结果造成就业机会减少,再加上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破千万,大部分人都要求职,失业率维持在5.5%以内是“不可能的任务”。 位于台北的元大宝华综合经济研究院董事长梁国源告诉美国之音,中国今年经济趋缓是市场的共识,就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下调中国今年的GDP增幅到4.8%。若爆发负面经济冲击,很难连标。 经济专家:中共自己搞坏经济 梁国源告诉美国之音,中国经济走弱部分是“自己搞出来的”,这和三大内部因素有关,一是中共去年一整年对民企和富人阶层掀起监管风暴或“共同富裕”运动;其次是打房过猛,导致包括恒大等多家房地产龙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第三是中国在防疫上坚持“清零”政策,打击到了中国的景气基本面和投资信心。 另一位位于北京也是因议题敏感而不愿透露姓名的经济学教授则分析,中国宏观经济一直处于下滑周期,外部压力又大,再加上俄乌战争、中俄美欧关系紧张,以及既有的南中国海、台海、东海争端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今年的经济前景还是“不容乐观”。 分析:中国景气刺激对策衍生矛盾 北京经济学教授告诉美国之音,中国(中共)打算出台的调控方案都面临矛盾。以降息降准为例,如果力道太大,随着美联储(FED)可望自三月后开始升息,将导致资金因为利差扩大而外流或人民币走贬,这对中国经济非常不利。因此,他不认为,中国(中共)政府有太多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只能倚重财政政策来实现经济增幅目标。 对中共打算对地方挹注近10万亿元人民币的资金、举债3.65万亿元人民币来刺激投资,这位北京经济学者说,若不能用在对的地方,且造成滥用或浪费,注资规模再大也不够。而且,他说,中国地方债一向问题严重,地方政府也根本不具备发债的信用条件,正常市场机制下,投资人根本不会购买债信条件这么差的产品,最后只能找官股银行和国企来承担地方债的风险。 |